网络

净网:任性宣泄不可取 两人被行拘

时间: 2025-11-17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度: 0

净网:任性宣泄不可取 两人被行拘

2025-11-17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0

  

手机屏幕背后,并非肆意妄为的法外之地,键盘敲出的每一句侮辱与谩骂,都可能换来一副冰冷的手铐

近日,山东烟台芝罘警方用一起真实案件给出了明确答案:行政拘留!

一名女子报警称自己在网络上被两人公然辱骂,名誉和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警方的调查,刘某和孙某对公然侮辱他人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案件办理的高效和公正,让受害女子深感欣慰,她特意向办案民警赠送了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d8

01 多起案例警示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

不仅在山东烟台,近期全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案例,违法行为人均受到了法律制裁。

在山西晋中,闫某、李某强和曹某阳为博取关注、吸粉引流,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内公然漠视法律与道德底线。

三人刻意选取社会热点事件作为话题,多次使用粗言恶语对他人进行挑衅、攻击和侮辱谩骂,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

该行为不仅挑动了网民负面情绪,加剧了观点对立,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据山西晋中介休市公安网安部门调查,闫某等三人的行为已严重扰乱网络空间公共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属地公安机关依法对三人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

在重庆奉节,一名女子报警称,网民夏某因琐事与她争吵后,为泄愤将包含她个人隐私的信息和照片在网络平台发布,导致多人通过拨打电话、申请微信好友等方式对她进行公开侮辱,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与工作。

夏某因公然侮辱诽谤他人被奉节警方依法给予行政拘留。

02 法律底线

虚拟世界同样受现实法律约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警方在通报多起案件时都特别提醒广大网民:“网络虽虚拟,法律不真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社交参与者在网络发表言论时,莫为逞一时口舌之快,受到法律严惩。”

d9

03 清朗行动

全国整治网络环境

2025年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各地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净网—2025”专项工作,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网络违法犯罪,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从北京警方通报的编造“为救小女孩被撞”谣言,到上海公安机关侦破的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一系列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打击。

这些案例表明,公安机关正以“全链打击、类案打击、生态治理”为导向,坚决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同时,中央网信办也在持续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包括恶意挑动负面情绪在内的八类网络乱象。

中央网信办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有序推进“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进一步压实各方主体责任,持续净化信息内容、规范功能服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04 理性发声

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公安部网安局在“净网”行动系列通报中多次强调,网络空间有法可依,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警方指出,妄图通过“互骂”“互撕”等低俗恶俗手段吸引流量、谋取利益的行为,不仅严重污染网络环境,更涉嫌违法违规。

“短暂的‘热度’背后,可能是伴随终身的违法记录。”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及网络主播,自觉恪守网络行为规范,坚守法律底线,以文明姿态上网,以理性方式表达,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广东警方今年共依法侦办网络暴力案件289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447人,有力打击了各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

从山东烟台到山西晋中,从公开辱骂到直播谩骂,多起案件的处理都印证了这一道理。当你在网络上敲下每一个字的时候,请记住:法律的长臂同样覆盖虚拟世界,理性表达、文明上网才是每个网民的正确选择!

作者: 中国百姓舆论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