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十年来首次减产基酒
茅台十年来首次减产基酒
近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茅台”)公布了一项重要生产调整:去年,茅台生产了5.63万吨茅台酒基酒,这一数字标志着茅台酒基酒产量十年来首次出现减产,较上一年度下调了0.09万吨。与此同时,茅台系列基酒的产量则达到了4.81万吨,显示出公司在产品结构上的战略调整。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当前经济周期与白酒行业特性的双重影响,也预示着茅台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通过优化产能布局来适应未来挑战。
茅台酒基酒产能调整原因分析
茅台酒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顶级品牌,其基酒的生产一直备受关注。过去十年间,茅台酒基酒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但去年却首次出现减产,这背后有多重原因。首先,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容忽视。全球经济波动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高端白酒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市场需求有所放缓。其次,白酒行业自身特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白酒市场尤其是高端白酒市场存在周期性波动,加之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化,对单一品牌的依赖度有所降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飞天茅台作为茅台的旗舰产品,其市场价格去年经历了较大波动。从年初的2700元左右,到年末下滑至2100元左右,尤其是在中秋、国庆等传统销售旺季也未能止住下滑趋势。这一价格变动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促使茅台管理层重新审视生产策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市场波动。
系列酒基酒产能变化及意义
面对茅台酒基酒减产的背景,茅台选择增加系列酒产品的产量,这一策略调整具有深远意义。系列酒,包括茅台王子酒、迎宾酒、茅台1935、汉酱等多个品牌,零售均价在200-1200元之间,相较于飞天茅台的高价位,更加亲民,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通过增加系列酒的产量,茅台旨在拓宽市场覆盖面,提升品牌整体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利用价格差异策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
此举意味着茅台正在积极实施供需适配战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能布局,以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方式应对市场变化。一方面,减产茅台酒基酒有助于稳定高端市场价格,维护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增加系列酒产能则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通过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保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调整产能,应对未来挑战
在贵州茅台酒2025年经销商联谊会上,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针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强调了茅台酒持续向好发展的“三个基本支撑”: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没有变、茅台强大的品牌价值认同没有变、茅台酒卓越品质的稀缺性独特性没有变。
同时,她也指出了茅台酒“两个基本没有变”:即茅台酒的基本属性没有变,社交、收藏等基本属性依然是茅台酒的固有属性;茅台酒的基本需求面没有变,茅台酒的需求依然旺盛,且会随着宏观经济转型、国际化拓展持续扩大。
面对“供需不适配”的根本性问题,王莉表示,2025年应对挑战依然是茅台的“主旋律”。她强调了以消费者为中心,持续做好“三个转型”,不断强化渠道协同、增强消费触达、促进消费转化,解决好根本性的“供需适配”问题。为此,茅台将保持定力,把握市场发展新趋势;转型求变,触达转化消费新需求;协同发力,铸就渠道建设新生态;价值共创,构建服务体验新体系。
王莉的见解不仅体现了茅台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深刻洞察,也展示了茅台对未来的坚定信心和积极应对。通过这一系列战略调整,茅台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股东、消费者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