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

戳破“饭圈”幻象

时间: 2021-07-02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度: 0

戳破“饭圈”幻象

2021-07-02
来源: 中国百姓舆论网
关注:0

  

所谓以“励志”“努力”为名的偶像梦想,不过是商业运作、资本逻辑共谋的幻象;受制于“你一票我一票,某某才能继续跳;你不投我不投,某某何日能出头”的情感绑架,就很有可能沦为资本操控的提线木偶。

“饭圈”乱象,近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起因于媒体已多次报道的“打榜倒牛奶事件”。国家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局长张拥军指出,追星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没有底线就成了问题。

 

现在“饭圈”的突出乱象主要表现就是一些组织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结果是这些青少年在网上谩骂、互撕,包括人肉搜索、造谣攻击、不当消费,造成了不良网络文化,也误导和侵蚀了青少年的三观。他表示,今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把“饭圈”网络行为列入治理重点,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打榜倒牛奶事件”令舆论错愕,其负面影响引发社会思考。动辄集资百万元、千万元为偶像出道买单这件事,粉丝们确实应该醒醒了。

偶像、粉丝是大众流行文化的组成部分,“饭圈”问题也关联并影响着网络文艺生态的现状与发展。都说经由技术赋能,粉丝在偶像消费活动中的主动权和主导性获得提升,难道仅仅体现在拥有扫码投票的权限上?“饭圈”在为偶像应援的日常行动中,发展为具有“自组织”优势的网络社群,这种文化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应该如何规避负面效应而扬起正能量?这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科学应对。

幻想是明星文化与消费的本质,而商业运作和资本驱动强化粉丝对幻想的迷恋和满足

明星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兴起于20世纪中期,在文化背景上源于人类信仰的现代转向。人类从信仰精神转向重新肯定身体,肯定身体有着对于人之完整性的渴求,提出身体是文化的真正创造者。崇拜人的文化,发展为对身体的崇拜,进而发展为对展现身体力与美的人的崇拜。不过,现实中的人及其身体终归是有限的,那些能够虚构地、象征性地实现身体完美理想的人,开始成为被崇拜的对象。电影恰逢其时地出现,电影明星成为被崇拜的对象。

“明星”最早专指电影明星。电影作为当时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大银幕故事演绎、技术创造,以及银幕之外的舆论传播,一部分演员将角色与自身的内在人格和外部形象,表演为接近人类力与美的理想状态,成为被影迷喜爱的对象。

好莱坞超级英雄将“超人”影像化,以光影想象人类自我超越,并将角色的意义转化为演员魅力,推动了明星崇拜的全球风潮。因此,人们迷恋影视明星,是崇拜人所能达到的完美和强大,也是对人之本质和理想的追问。好莱坞明星制和商业电影的故事策略深谙此道,是明星消费的开端。

 

 

好莱坞经典超级英雄形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制造“爱豆”(即“偶像”英文idol的谐音)为目标的偶像工业率先始于日本。21世纪前后,日韩偶像在中国被粉丝大肆追捧,中国娱乐产业开始炮制日韩偶像制造模式,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契机,偶像、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渐成规模,“饭圈”形成。偶像工业通过给“爱豆”贴上“人设”标签,提供各种讨人喜欢的“形象”和理想“性格”,以及与偶像发生亲密关系的想象,召唤粉丝深度参与偶像养成。

“爱豆”不只是专业演员、歌手,更是商品化的人物形象;其职业特性不只是为受众提供艺能表演,更是讨消费者喜欢;“人设”有别于人格,根本上是为了迎合粉丝需求,精心设计并不断调整、优化媒介形象,也是个体理想自我的幻象。

2007年日本虚拟歌手初音未来的出现,更新了人们对偶像的认知。一方面,在智能技术实现的条件下,虚拟偶像能够无限接近人类对理想自我的想象,避免真人偶像“人设崩塌”,在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粉丝个性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另一方面,虚拟偶像是以拟像符号取代身体实在,粉丝面对虚拟偶像所提供的情感和精神寄托,极易模糊现实与虚构的界限,迷失于庞大的数字泥淖,丧失人的主体性。

 

 

虚拟歌手初音未来

从传统明星、娱乐偶像到虚拟偶像,粉丝的文化消费始终具有突出的虚幻本质,尽管粉丝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在娱乐资本和媒介技术的推波助澜下,人类越发沉迷于幻象的满足。偶像明星本质上是利用大众心理需求,刺激大众消费的商业策略,为了资本利益的扩张和最大化,娱乐工业一再制造和强化粉丝幻想。同时,从掩盖明星的虚幻到对偶像“人设”心知肚明,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情感交流虚拟化发展的趋势。

以二元对立与简单易行为特征的“饭圈逻辑”,是以脱离现实真实为前提的

粉丝明知偶像表演“人设”,是媒介和娱乐产业以商业为目的、精心塑造的幻象,却一边观察偶像市场的商业套路,一边“入坑”追星。粉丝是要做商业套路默契的合作者,还只是“疯狂”“非理性”?正是这个问题,让“饭圈”成为大众最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横亘在大众与“饭圈”之间的,是粉丝在情感和思维方式或者行动逻辑方面的特性,即“饭圈”的边界和门槛。它们的形成与粉丝在网络文艺世界积累的阅读或创作经验有关。

先说“人设”问题。传统现实主义叙事依据社会环境,自然创造形成“人物”,网络文艺叙事则产生了一种奉行“人设”概念的创作。“人设”先以一定要素或属性组合创造出来,然后再投入到故事世界中,既包含一定的性格和形象特征,也指一套角色的行动模式。有了“人设”标签,角色可以脱离原有文本,应对各种新的故事情境与状况,在任意文本中自由穿行,展示独立的行为逻辑,形成新的叙事动力。

“爱豆怀揣梦想却遭公司不公对待,奋发努力,在粉丝陪伴下争取资源,最终实现梦想……”这样的粉丝追星日常,实际是经过不同粉丝圈认同,逐渐形成的一种基础叙事框架。它指导“饭圈”组织行动,发起对经纪公司的对抗,保持粉丝与偶像的情感联系。这说明完善的叙事框架指导和生产“饭圈”现实,同时反过来证明叙事框架的正确性。这个叙事框架,暴露出“饭圈逻辑”的核心特征,即二元对立与简单易行。

“饭圈”乱象的出现是对“饭圈”幻想的不自知、不警觉、不拒绝。粉丝参与偶像生产,投入时间、金钱和情感助力“爱豆”出道,在共享偶像知识和娱乐体验时收获声誉、地位和社交关系,他们把这些作为自我参与世界、认识世界,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如果没有认清以“励志”“努力”为名的偶像梦想,不过是商业运作、资本逻辑共谋的幻象,没有警觉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庞大世界的虚拟性,受制于“你一票我一票,某某才能继续跳;你不投我不投,某某何日能出头”的情感绑架,就很有可能沦为资本操控的提线木偶,被抛弃于浮表、暂时的价值维度空间,脱离现实、背离真实。

从“饭圈”粉丝在偶像消费中的“隐秘”快感,大约可以管窥网络文艺创作与传播的某种生态。当粉丝不断在“人设”具象化的偶像身上,想象其中蕴含的各种亲密关系,获得快感甚至集体狂欢时,他们试图以幻想补偿现实匮乏,以“脑补”取代行动,并继续安于现实“凡夫俗子”的身份,沉浸在白日梦中无法自拔,甚至在反复的幻想实践中内化为自我选择。

尽管我们不能否认,幻想是艺术创作的属性,但毕竟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精神家园。将情感欲望和人生理想悬置于互联网虚拟空间,幻象终归不能真正解决现实匮乏。更为危险的是,当粉丝彻底沉溺于虚拟现实和虚幻想象,其结果不仅是自我对现实的逃离,还有可能因为过度专注“拟像”真实,危及真实世界秩序,暴露对现实道德伦理、公序良俗甚至法律法规的无视与触犯。因此,唯有用力戳破娱乐资本与媒介技术为粉丝筑梦的虚幻本质,脚踩大地,强化理性思维,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发展理想自我,才是“饭圈”青年打开梦想的正确方式。

作者: 未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