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倾听人民呼声,深入乡村调研乡村振兴文化
十四五规划倾听人民呼声,深入乡村调研乡村振兴文化
如何做好“十四五”规划之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日前,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多位博士、博士后、研究员,深入乡村地头、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切实的深入群众调研工作,了解和倾听人民的呼声,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头,响应7月30日领袖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之精神,身体力行,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田野调查和乡村走访调研。
29日电,以应急救援志愿者为主办主创主演的迎中秋庆国庆晚会,29日晚上21点,在浙江缙云周村文化大礼堂隆重落幕,来自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水域山地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志愿者们,与周村志愿者共同为到场的一千位观众,奉献上精彩纷呈、寓意深刻、弘扬主旋律的精神大餐。
晚会在诉说着应急救援志愿者心声的诗朗诵《我愿意》中落下帷幕,来自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十几位队员,在副队长刘会青的带领下,发自内心地倾情演出,博得全场热烈地掌声。主办方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张继伟说,应急救援是志愿者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是人生理想的自我人格升华,是全心全意地以人民为中心、投身到社会应急救援志愿者公益组织中来的,动机是纯粹的。缙云周村支部副书记说。举办晚会,一方面把浙江乡村文化大礼堂文化内涵丰富、演出内容更接近生活,沿着新时代的道路前进。另一方面也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文化建设中,周村将积极推进成立乡村振兴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为人民群众奉献更为精彩的精神食粮,争取在全省乃至全国做好榜样做好表率。
水域山地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党委书记武辉说:加强党对社会志愿者组织的领导、加强党对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贯彻和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进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发展,把“人人会救援”与社区文化、乡村振兴文化建设链接起来,推动省、市、县应急管理下沉到乡镇和乡村,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是党在基层的文化工作抓手,是推进社会公益组织、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晚会不仅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还有讴歌党的事业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等,情感真挚,内容感人,不仅弘扬主旋律,还推动了乡村振兴文化阵地建设。
原浙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研究员何伟健,正在缙云调研,观看了晚会后,他表示,浙江这些年的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乡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空前的发展,在内容和新形式与组织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应急救援志愿者们不计报酬、把“人人学救援、人人懂救援、人人能救援”的应急救援知识,编排成各种小品、情景剧、歌舞等形式,寓教于乐,值得在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广,这点浙江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全面,应急救援志愿者的这种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文化振兴、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弘扬和发展。
来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研究员卢欥锟博士观看了晚会,听取了晚会筹委会的相关内容,深有感触。卢欥锟博士说,浙江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为中国的物质基础建设奉献了浙江模式。在新时代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浙江又提供了新的探索,为发展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建设、推进党在社会基层的文化统筹,浙江丽水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大队在周村文化大礼堂的文化盛宴,可能成为“十四五规划”中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的风向标。
中央党校丁清晔博士说,周村文化大礼堂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的文化盛宴,是我国社会公益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应急救援深入人民群众、文化建设走入寻常百姓家的发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动积极推进社会应急救援公益组织文化发展,完善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旋律,也是乡村振兴建设中的应有之义。
中国社科院马列主义研究员刘海飞博士后说,乡村振兴是特色社会主义的的主要抓手,积极发展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继物质文明建设之后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方向。发展和推动社会公益组织与人民群众的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动互赢和谐发展,把社会化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与专业化应急管理建设相结合,互为补充、相互提升,促进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多元化形式,也是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