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部横空出世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
文化旅游部横空出世产业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
相比之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模式,今后的旅游会更加高大上,也更有内涵了。
3月13日,万众瞩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方案称,将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国务委员王勇在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时表示,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王勇称,文化和旅游部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文化工作方针政策,研究拟定文化和旅游工作政策措施,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实施文化资源普查、挖掘和保护工作,维护各类文化市场包括旅游市场秩序,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
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上又向纵深迈进了一步。
1+1>2
“十三五”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文旅产业的结合。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要求,到“十三五”末,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由此可见,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
那么,为何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表示,在实践中,文化与旅游两个产业的重合度越来越高,文化产业领域越来越常见的一个词就是“文旅”,文化与旅游正成为同一个产业。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蔡尚伟教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我们常说,文化是灵魂,旅游为载体,但过去因为体制的隔阂,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考量,导致很多事情无法真正有效地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上都受制于体制的障碍。现在文化和旅游合为一家,为打破体制障碍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之前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部门强调的是保护修缮,而旅游部门强调的则是开发利用,这种行政隔阂与管理壁垒导致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与开发方面难以统筹考虑和协调运作。
中研普华研究员许俊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改革是坚持文化发展先进理念、遵循文化、旅游发展规律的实践体现,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此次改革对于文化、旅游产业都有积极的促进意义,特别是对于统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整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此外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有助于精简组织结构,加快部门沟通,提高效能等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既是文化项目也是旅游项目,很多文化产业目标必须与旅游相结合。
迪士尼乐园开遍全球,实际上就是美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中国人最早接触迪士尼是从米老鼠和唐老鸭开始的,之后还有电影《狮子王》、《花木兰》,以及一系列的迪士尼动画片的引进,再到2016年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旅游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对此,陈少峰表示,文化与旅游部门的合并,有利于解决文化事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建设的文化类场馆,其实支撑不了内生式的增长,没法解决事业与产业兼顾问题,很多事业都是赔钱的。如果文化与旅游结合,既能利用旅游壮大文化产业,也能强化旅游中的文化体验和产业属性。
许俊龙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会由政府成立主管部门负责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统一管理。两部门合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办事效率,彻底解决两部门职能混淆、办事难度高的现状。”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发展文化事业、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维护本国文化安全,大都将旅游业纳入文化体系,政府成立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对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统一管理。
相关资料显示,全球各国旅游部与文化/体育部结合的国家共44个,约占总数的23%,大多为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这些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一,但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是该国特色或主打旅游产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国家创汇和就业中具有重大作用,政府把旅游业与文化业结合起来管理和发展,体现了这些国家发展旅游的优势与特点。
突出文化内涵实现共振效果
随着产业升级,如今文旅项目投资越来越大,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了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支柱产业。根据国家旅游局披露的数据,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2.8%;出入境旅游总人数2.7亿人次,同比增长3.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4万亿元,增长15.1%。初步测算,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
旅游影响越来越大,机构改革必须考虑。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对此表示,全国各个城市已经组建了一百多个文旅集团。要求旅游发展的文化导向和文化深入,符合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化。文化部门的中心是意识形态,旅游部门的中心在于市场,但是在民生这个方面可以统一。同时,魏小安认为,要强化大文化,覆盖整个社会领域,与全域旅游对应,未来预计将产生良好的共振效果。
未来文化与旅游将会进一步融合,那么对于现有的旅游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将产生哪些影响?
陈少峰认为,“未来转型升级主要方向可能会在内容的制作生产方面更加突出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在投资的过程中会突出轻资产的比重,包括模式的项目的可复制性,就是文化项目的可复制性和旅游相结合,所带来的文化旅游体验的这种模式,更多的还要去挖掘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一些地方特色的文化。”
专家认为,文化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后,能够使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极大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兴盛,更好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业内人士还建议,文化和旅游部起步伊始的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上。(来源:中国产经新闻)